在经历了2013年的井喷式增长、2014年的冲高回落以及2015年的理性回归之后,2016年空气净化器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。2016年空净市场零售额达到142.9亿元,同比增长17.7%,增幅远高于2015年;零售量达到577万台,同比增长9.5%,2017年第一季度,增长势头得以延续,零售额同比增幅达到47.0%。
空净行业之所以取得以上傲人的成绩,可以说新版《空气净化器》功不可没。
2016年3月1日,新版《空气净化器》(GB/T18801-2015)国家标准正式“上岗”,它是中国家电行业历史上第一次以标准引导行业发展的案例,对于一直处于野蛮生长态势的空气净化器行业来说,无疑从质量规范方面给出了一个很好的“门槛”和行业的“约束”。
事实证明随着新标准的逐渐落地,行业得到了进一步规范。2016年国内在售空气净化器品牌数量从2015年的687个减少到567个,2017年第一季度锐减至381个,行业中产品价格略有提升,而价格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新国标颁布之后,一些做低端产品、搅和价格、质量达不到新国标的空气净化器企业退出市场。
新国标在净化器性能、安全性、噪音、测试等方面规范了此前行业的无序状态。性能方面,新国标打破了市场中的各种花哨噱头,让产品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,同时让消费者可以直观地通过CADR、CCM、能效、噪音等参数,对空气净化器进行理性选择。
新国标出台之后,空净企业性能参数上下了很大的工夫,进步明显。从洁净空气量CADR来看,新国标实施之前,空气净化器颗粒物CADR集中在400以内,以200~300为主,而新国标实施之后则以200~600为主,大CADR增速明显。
从CCM、能效等参数来看,大部分检测样本颗粒物CCM都能达到P4等级(P1~P4,P4最高),甲醛CCM虽没颗粒物CCM表现那么好,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是擦边过F4。大对于能效,在各种抽查中也几乎没有出现过不合格情况。
新标准中和了制定方和参与企业的诉求。随着所有企业对产品开发投入的增加,让产品达到所谓的‘双高效’,即颗粒物累计净化量为P4级和气态污染物累计净化量为F4级并不难。
目前的标准下,很多指标还不够全面,商家容易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。新国标只是一个规定了空气净化器性能指标的准入门槛,或者说只是一个及格的标准。
在很多空净厂商眼中,新国标最难达到的其实是能效比。但在国标里各家产品在能效上的区别体现不出来,不能标明“12”或者“5”,只能标明达到了“一级能效”,超过5的都是一级能效。这或许也是标准上的制约。
据测算,2016年至2018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6.6%。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,未来增长空间巨大。新国标的进一步修订升级将更有利于品牌的优胜劣汰,从而起到规范市场、引导消费、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。